释印智(一僧)法师开示

返回

    1、 0 评论

  • 经云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”凡事有因有果,现今社会中,因生命困境而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,此种行为不但无济于事,也会伤害自己的法身慧命。当知困境本身不离因果,现今遭遇皆是自作自受,若以自残方式来面对,永远也跳脱不了痛苦的轮回。所以我们在面对困境时,唯有恳切忏悔、改过迁善,才能转化业报、趣向善果,开展光明又有意义的人生。 2016-06-09 18:57:28
  • 2、 0 评论

  • 应观法界性,一切惟心造。。凡人举念,关系最重。发机虽微,果报甚大。善为道者不可不慎。是故经云,发念之机在十恶,则三途之业报已成。发念之机在十善,则人天之业报已成。依四谛发念,悟无生而罗汉果成。依十度发念悟无生,而菩萨果成。悲智平等,则正觉果成。念凡即凡矣,念圣即圣矣,念佛即佛矣。盖果不离因也,因外无果也。故曰,春种一粒粟,秋受万颗子。人生为善恶,果报还如此。念头之重岂不大哉。虽说报在未来,然三际不出一心也。夫法身湛然遍一切处,报化一体,感应随机。感之所召,跨亿大千如咫尺,缘未应机,虽践迹而弗覩。铭曰:防心如城,守念如门,邪正出入,一念修分。南无阿弥陀佛 2016-05-20 16:49:34
  • 3、 0 评论

  • …胸襟宽大,待人厚道,条条都是大路;心量狭小,对人刻薄,处处都是荆棘…阿弥陀佛 2016-05-20 00:04:39
  • 4、 0 评论

  • …胸襟宽大,待人厚道,条条都是大路;心量狭小,对人刻薄,处处都是荆棘…阿弥陀佛 2016-05-20 00:01:50
  • 5、 0 评论

  • 当你把一切境界遭遇作为道用的时候,便是你真正感恩众生的开始,这时的你内心无比强大,无有恐怖畏惧,所有的只是惭愧心和感恩的心,你的心情异常平静,一切境界对你无可奈何,无为而至便可无所不为了。南无阿弥陀佛… 2016-05-17 17:53:59
  • 6、 0 评论

  • 在细微处落实修行 每个想投入或者已经投入修行的人都想有所改变,而且是越快、越明显越好,巴不得今天修行明天就成佛。但众生的妄念烦恼太多,一下子就顿悟成佛困难很大,而如果在细微处下功夫,循序渐进,身心的改变也会逐渐呈现。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已经发了“为利众生愿成佛”的大菩提心,但也很烦恼为什么在面对单个人或单件事时,仍旧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,仍旧生起嗔心、害心、嫉妒心?原因也比较简单,在我们心中,“一切众生”看似包含了所有众生,其实只是个笼统的概念,因为“一切众生”和我们自己之间不会有利益冲突,所以我们就觉得比较容易发起菩提心,而被我们忽略的很具体的张三李四,我们身边的单个有情,却和我们实实在在的具有利害关系,平时不在他们身上修心,事情降临之时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嗔烦恼。因此上师教导我们首先要对单个有情修慈悲心,无论对于什么人,甚至蚊子苍蝇,都真诚愿他们离苦得乐,如果我们达到无论对任意一个众生都能生起慈悲菩提心时,就已经是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菩提心了。如前所说,改变要从身边人,从细微处入手,改变一下对坏人、对贪官的看法,试着从慈悲心的角度去看待他们,重视别人的感受,尽量为他人带来快乐等。总之,要重视每件小事、每个人、每堂听课、每次放生、每个顶礼、每句佛号⋯⋯因为修行无小事,在小事中求改变,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就能够发生大的改变。阿弥陀佛 2016-05-17 10:51:55
  • 7、 0 评论

  • 我喜欢这段话 :活着就是胜利,挣钱只是游戏,健康才是目的,快乐才是真谛!百年之后,你睡你的,我睡我的,再美丽的语言也无法跟你沟通,因为我们都要沉睡,睡很久,很久……所以,人呀!要相互珍惜,因为每个在世上人的时间都越來越少……不要争执,不要斗气,好好说话,相互理解!️世上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“好好珍惜对你好的人 ,弄丢了,上百度也找不回来。离开了,互联网也联系不上!阿弥陀佛。晩安 2016-05-16 21:19:03
  • 8、 0 评论

  • 以人生不要急,该是你的机会跑都跑不掉,不是你的机会强求不来。人生这一切都看透了,就不会患得患失。 2016-05-16 20:28:03
  • 9、 0 评论

  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… 2016-05-16 16:49:29
总数: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: 1 /1 跳转到   页 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