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照达空法师开示

返回

    1、 0 评论

  • 《是何物》余有一物号野生,乾坤无可论比长。太虚觅遍无痕迹,十方无处不闻香。 2017-01-16 09:15:02
  • 2、 0 评论

  • 《法》梵语达磨,译名为法,是轨则义。《成唯识论》云:“法谓轨持。”《成唯识论述记》中说:“轨谓轨范,可生物解;持谓任持,不舍自相。”佛法的法,是指佛陀依如实所觉而宣示于世间众生的善巧教法,其正体是三乘无漏所摄的教、理、行、果。释迦牟尼佛入灭后,大迦叶尊者召集佛弟子们,将佛陀垂示众生的一切教法,由阿难诵出,结集为三藏十二部经典。就佛所化的机来说,法可以为五乘:为人乘说五戒法,为天乘说十善法,为声闻乘说四谛法,为独觉乘说十二因缘法,为菩萨乘说六波罗密多法。就对治的法门来说,有八万四千法;就修持的总纲来说,是戒定慧三学。 2017-01-16 09:14:12
  • 3、 0 评论

  • 《佛》《佛地论》云:“于一切法、一切种相,能自开觉,亦开觉一切有情,如睡觉醒,如莲花开,故名为佛。”佛是真正圆满觉悟诸法事理,了了分明,究竟无余的一切觉者,指的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,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在佛教里面讲,佛不止是一个,十方世界都有佛,而且佛佛道同、佛佛愿同、佛佛心同,佛佛境界都相同。每一尊佛的心愿都是为了普度众生,每一尊佛的智慧都是圆满的,所以佛叫三觉圆,万德具。三觉圆就是觉悟达到究竟圆满,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;万德具就是具备从普度众生、行善得来的万德庄严。 2017-01-15 13:58:51
  • 4、 0 评论

  • 《住持三宝》住持三宝就是佛、法、僧。佛,在原始佛教当中代表着释迦牟尼佛;法,是释迦牟尼佛的言教;僧,就是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学的徒众。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住持三宝的佛是佛像,所以现在我们以佛像来代表佛;法,是三藏十二部经典,我们学习的内容;僧,是剃除须发、受持佛陀戒律的出家人。 2017-01-15 13:57:58
  • 5、 0 评论

  • 《圆满自性三宝是学习佛法的整个过程》皈依三宝,以三宝作为生命的依赖,以三宝作为生命的目标,然后再圆满自性三宝,这就是学习佛法的整个过程。在我们自性当中,佛是觉悟的意思,佛就是圆满觉悟,自觉觉他、觉行圆满;法是正确的方法,也叫正确的生活方式,正而不邪。僧是清净和合众,这是僧人意义的内涵。 2017-01-15 13:57:10
  • 6、 0 评论

  • 《慧船海中行》明白方向上船行,顺风逆风莫暂停。水中自有滔天浪,八风吹拂有何妨?任其苍海滔天浪,看清浪头舵抓紧。切莫随风流浪去,开船即是乘船人。毒龙恶鲨早隐形,上岸到家永安宁。 2017-01-15 13:56:41
  • 7、 0 评论

  • 《南柯梦一场》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烛成灰泪始干。 人间多少伤心事,为谁辛苦为谁忙? 古今无数英雄汉,几个能有好下场? 项羽死于刘邦手,匡胤杯酒释兵权, 梁山好汉伤心泪,杨门忠烈献肝肠。 夜深听得三更鼓,翻身不觉五更钟, 仔细从头思量起,原是南柯梦一场! 2017-01-15 13:55:31
  • 8、 0 评论

  • 《觉了吧,放下吧!》觉了吧!再执着又有什么用?还是把烦恼赶紧送, 还不是无影无踪。 来匆匆,没想到去也匆匆。 昨夜梦,留给你一个笑容。 笑笑,漫长夜空,岁月无终,月光之下只有我在回想, 万事如云烟,放下吧! 看世间一切毕竟空。 ​​​​ 2017-01-15 13:43:40
  • 9、 0 评论

  • 《受持菩萨戒的功德》菩萨戒一受永受,直至成佛,如法发心受菩萨戒,是成佛的正因,终究得于佛果。《梵网经菩萨戒》云:受持菩萨戒有五种殊胜功德利益:一者常得十方诸佛愍念守护;二者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;三者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;四者功德成就、戒度成就;五者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园满。 ​​​ 2017-01-12 11:07:29
  • 10、 0 评论

  • 《回家》虽未到家亦空闲,无牵无挂路中行。心安意悦回家去,从此不做痴狂人。 ​​​ 2017-01-12 11:06:15
  • 11、 0 评论

  • 《忆故人》人情恰似粘水鸟,各有饥渴水中饮;我友一去今无信,空在禅关忆旧人。静坐空堂忆旧人,百千劫来不知音;我今抬头苍天问,一轮明月照窗前。 2017-01-11 10:22:26
  • 12、 0 评论

  • 《居士菩萨戒》菩萨戒,是发大乘心的菩萨所受持的戒律,分为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两种。出家菩萨戒出自《梵网经•菩萨心地戒品》,共有十重四十八轻戒;在家居士菩萨戒则出自《优婆塞戒经•受戒品》,计有六重二十八轻戒。重,即是重法罪,共有六条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不说四众过戒。轻,指失意罪,谓失菩提正意念,亦失世间善意念,共有二十八条,为轻罪。 2017-01-11 08:35:41
  • 13、 0 评论

  • 《醒来吧!》休恋形色美,前程甚凄凉;舍身无所著,自在且随缘。生死原虚幻,本性自天然;可怜无知辈,怨魂宿异乡。空惆怅,空惆怅!谁知极乐是故乡?轮回梦一场,醒来吧! 2017-01-10 10:33:20
  • 14、 0 评论

  • 《菩萨戒》菩萨戒是通戒,任何一个发菩提心的出家、在家佛弟子都可以受。大乘菩萨戒,是三聚净戒,包括摄律仪戒:遵守佛制的戒律,不作一切诸恶(作即犯戒);摄善法戒:奉行一切诸善事(不作善事即犯戒);饶益有情戒: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(不救度众生即犯戒)。菩萨如不善护律仪,不特摄善法戒不能生起,饶益有情戒亦不能做到,所以三聚净戒应平等重视。菩萨戒是大乘戒法,在家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戒,是属于尽未来际的戒法,故众生受持菩萨戒即入诸佛位,菩萨是因,佛为果,所以菩萨戒受持圆满即是佛道圆满。 2017-01-10 10:30:15
  • 15、 0 评论

  • 《皈依三宝的佛弟子,都要持戒守戒》佛在世间,以佛为师;佛灭度后,以戒为师。戒是防恶修善,防过止非,保护自己的有力措施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,应当具足持净戒,若能坚持于净戒,是则如来所赞叹。”持戒的目的是要成就佛道,亲证宇宙生命的实相,来圆满自己的生命。皈依三宝的佛弟子,都要持戒守戒。这样,才能平平稳稳走到圆满正觉。 2017-01-09 13:36:10
  • 16、 0 评论

  • 《空山无语》寻遍溪边与大山,无情说法如何参?攀山越岭终无信,头破血流亦枉然。身无行力意消沉,坐落山尖大树边,借此机遇苍天问,空山无语道真常。 2017-01-09 13:34:23
  • 17、 0 评论

  • 《善 恶》善似青松恶似花,看看青松不如它;有朝一日寒霜打,只见青松不见花。 人赞青松我赞花,善恶只此一念差;木樨彻寒芳香送,寒梅傲雪满树花。 2017-01-08 11:28:35
  • 18、 0 评论

  • 《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》一、脱离病苦。二、消灭罪障。三、免除横祸。四、远离恶道。五、福报优厚。六、成就迅速。七、来世贵尊。八、得生天上。九、往生助缘。十、临终欢乐。十一、得相好身。十二、成佛道缘。佛陀为了让在家居士也有机会种出家善根,特别制定此戒,让后世众生能因持戒而获得安乐。《无量寿经》云:“斋戒清净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”《优婆塞戒经》云:“若能如是清净,受持八关斋戒者,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。”受持八关斋戒,为修定修慧,又能忏罪、消灾、增福、增慧、虽然只有一日一夜,但如果能受持清净,其功德之大,是不可限量的。 2017-01-08 08:56:19
  • 19、 0 评论

  • 《雁过太虚》雁过太虚了无痕,今人本是旧时人。百尺竿头进一步,十方法界现金身。 2017-01-07 21:06:13
  • 20、 0 评论

  • 《八关斋戒的戒相》一、不杀生:不故意杀害有生命的众生;二、不偷盗:对于一切财物,非自己所有而取,皆算是偷盗;三、不非梵行:受八关斋戒时,要不淫欲,就是正当的夫妻关系也不可以;四、不妄语:不说谎、搬弄是非、恶口骂人,危害到他人;五、不饮酒:不喝酒,乃至于不劝人喝酒、不入酒家、不思念饮酒;六、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及不歌舞倡妓不往观听:广泛来说,各种化妆品、沐浴露、洗发露、牙膏,包含一切饰品、色彩鲜艳的衣服,及跳舞、赌博等,皆不可以。七、不坐卧高广大床:藕益大师《十戒威仪录要注释》云:“床脚高一尺六寸,坐时脚不挂空,过此量者,即名为高。但可容身转侧,过此即名为广。既高且广,即名为大。”依此解释,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、绣枕、锦被等豪华用品,八关斋戒期间均不要用。制定这一条戒律,也是要初学佛的弟子先学会谦虚,不准坐高广大床,意思是不准坐上位。八、不非时食:即过了日中之后,除了喝水,不再吃任何食物。 2017-01-07 21:05:29
总数:248 首页 上一页 尾页 页次: 1 /13 跳转到   页 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