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照法师开示

返回

    1、 0 评论

  • 《 选 择 》生命历程就是选择过程,在痛苦与快乐中选择快乐,非法与正法中选择正法,仇恨与包容中选择包容,不满与知足中选择知足,愚痴与智慧中选择智慧,自私小我与无私大众中选择无私,疲倦与安详中选择安详,迷失与觉悟中选择觉悟,妄想与真心中选择真心,有分别心与无分别智中选择无分别。 2017-01-15 14:03:38
  • 2、 0 评论

  • 《修行不得力的原因》方 向 不 明 不能以佛法僧觉正净为生命的归宿和依靠。发 心 不 纯 不能以善心出离心菩提心为修道的动机和动力。品 行 不 良 不能以积极乐观持戒福德为进步的基础和护卫。正 见 不 具 不能以缘起因果性空无我为用功的指路明灯。方 法 不 当 不能以定慧等持反观内照为实践的下手功夫。 2017-01-15 14:03:06
  • 3、 0 评论

  • 无住生心就是不黏着,只要不粘着,就不会有痛苦,就会自在无碍! ​​​ 2017-01-15 14:02:13
  • 4、 0 评论

  • 《人 德 大 事 》做人的道理就是人德,有两种:一是断德,就是断除给人伤害的五种行为: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。二是智德,就是发掘人们美好的五种品行:仁慈、正义、礼仪、智性、诚信。只有断除缺德、提高品德,才是做人的根本大事,其余都是枝末小事。 2017-01-15 14:01:26
  • 5、 0 评论

  • 《菩 提 心》世界上最圆满的心就是菩提心,最巨大的力就是菩提心力量,最伟大的人就是菩提萨埵(菩萨)。此心可以接受容纳一切万物,并对一切遭遇都存真实感恩之心;此心可以化解一切矛盾痛苦逆境,并对一切烦恼生起诚恳忏悔之心;此心可以博爱一切众生。 2017-01-12 14:30:57
  • 6、 0 评论

  • 《雾霾与治理》雾霾的深层因素就是无明,不明白事物的真相故名无明,因为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无副作用的方法,导致了人心的隔阂与自然界的不协调,反过来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。只有改恶向善净化心灵,勤修勤学互助互爱,才能破除烦恼消灭无明,恢复本来清净的自性天空,人间雾霾才会彻底治理! 2017-01-11 14:06:27
  • 7、 0 评论

  • 《 此 处 》此处无人我,此处是彼岸;此处色即空,亦无色空想。此处远是非,此处常寂光;此处即解脱,此处大涅槃。此处生惭愧,此处善增长;此处离二边,此处最吉祥。 2017-01-11 14:05:33
  • 8、 0 评论

  • 《镜 光 观》站在镜子前,面对镜中像,看见的是自己还是影子?是否忘记了都是通过镜面之光才能看见? 站在心性前,面对一切现象,通过谁来看见?你看很真的,都不是真的;你看他左边,其实是右边;你看很实在,都是抓不住;你看他动摇,根本不是他;你看他污染,其实是纯净。你看他受伤,其实他无痕。 2017-01-10 11:09:54
  • 9、 0 评论

  • 《修行所做的努力》我们现在所做的努力,一方面是要在你的生命之河中投下善良的、快乐的珠宝,不要把黑暗的、无知的、痛苦的垃圾扔到你的生命之河中,这是修行上需要努力的;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戒定慧来清理心中的障碍、垃圾,这就要以觉者的智慧来调节身口意这三业,否则就会继续伴随着自己的贪欲和嗔恨。 2017-01-10 11:08:56
  • 10、 0 评论

  • 佛法的戒律,包括修行,都不希望别的众生为自己去牺牲什么。我们先要自己得到了利益,然后再进一步将利益扩展到别人身上。如果只求自利,虽然是正确的,但还不够!所以我们把小乘果位阿罗汉叫做自了汉,他自己解脱了不想去帮助别人,但是也绝对不会妨碍、伤害别人。我们长远的目标不是仅仅证得阿罗汉,更要成佛。 2017-01-10 10:46:17
  • 11、 0 评论

  • 《 住 禅 》无论站立于何处,都是站在生命的核心位置。住身心的任何当下,都可以与正念相遇,都是生命最精华的展现。匆匆过客,停下急躁的步履,收敛迷惘的目光吧,回光返照自我。住一切境,不加分别,住一切心,不假造作。只有不再执著成见的人,才可以不用镜子就能窥见自己的面目。 2017-01-10 10:45:30
  • 12、 0 评论

  • 《腊八节》腊八节,成道节,五谷丰收庆勤勉!成就佛道利众生,顿使秽土变清洁。腊八粥,道人粥,聚集所有大丰收;道人不是悲秋客,衣食住行断闲愁! 2017-01-10 10:44:24
  • 13、 0 评论

  • 《 哪 里 那 里 ?》在 哪 里 摔 倒 ,就 在 那 里 爬 起 来 !从 哪 里 迷 失 ,就 从 那 里 觉 悟 。从 哪 里 生 烦 恼 ,就 从 那 里 断 妄 想 。从 哪 里 有 生 死 ,就 从 那 里 了 生 死 。从 哪 里 执 着 ,就 从 那 里 放 下 。从 哪 里 开 始 ,就 从 那 里 结 束 。从 哪 里 来 ,就 到 那 里 去 。从 哪 里 离 开 ,就 从 那 里 回 归 。从 哪 里 死 了 ,就 从 那 里 活 了 ! 2017-01-10 10:43:07
  • 14、 0 评论

  • 《山东元音寺2016年打七法会解七》危山顶上雾沉沉,力透三关始见真。大地原来无寸土,东风昨夜又逢春。 2017-01-10 10:42:19
  • 15、 0 评论

  • 《真正的修行人》如 法 依 止,如 法 听 闻,如 法 思 维,如 法 行 持!就是真正的修行人。 2017-01-10 10:41:28
  • 16、 0 评论

  • 佛法就是“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”的缓兵善诱法。首先认识到恶欲的可怕而坚决加以消灭,从而达到善欲的人间和乐境界;其次还要认识到善欲的局限狭隘而坚决加以超越,从而达到了无欲则刚的解脱圣境;最后又从无欲的世界里出来,秉持着“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”的情怀,菩萨完全依赖于“愿力”来到人间,示现弘化普渡众生!这三种情况其实都是以欲望作为根基而展开的。 2017-01-10 10:40:53
  • 17、 0 评论

  • 《 禅 缘 》身 边 都 是 佛 菩 萨 ,内 心 却 是 烦 恼 业 障 。满 目 青 山 皆 自 在 ,举 手 投 足 为 何 却 纠 缠 ?回 光 返 照 ,照 见 内 心 的 极 乐 清 凉……身 体 力 行 ,行 动 处 一 派 生 机 禅 缘…… 2017-01-10 10:40:27
  • 18、 0 评论

  • 《如如茶一七年会》如声如静自如如,隔断音尘一念无。世上浮云心上事,消融顿化茶一壶! 2017-01-10 10:39:55
  • 19、 0 评论

  • 《误会了谁?》是我们误会了世界?还是我们误会了自己?世界成立的坐标就是自己,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前后左右空间感,和因空间变化而形成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感,如果没有哪一个点可以做为自我的坐标,那么时空就是都不存在的错觉,其根源还是在于“自我”!与其说误会了世界,还不如说误会了自己。 2017-01-10 10:39:27
  • 20、 0 评论

  • 《修行十二要》 心要柔和,志要刚强。话要春风,行要夏雨。得到要感恩,付出要慈悲。顺心要珍惜,逆境要忏悔。为人要有情有理,做事要无牵无挂。修行要脚踏实地,证悟要无相无为。如此方能顺利成道,不至中途停辍。 2017-01-02 13:56:58
总数:535 首页 上一页 尾页 页次: 1 /27 跳转到   页 GO